红色五月,春夏之交的陕北延安生机勃勃,5月3日—6日,交水建集团总部部分党员干部赴延安梁家河村、杨家岭、“四·八”烈士陵园及枣园等地现场接受红色洗礼、锤炼党性修养,为集团发展寻动力。
梁家河里共话发展
首站梁家河,习近平总书记7年知青工作生活就在这里度过。
“一孔窑洞、两箱书,煤油灯点亮了青年习近平的梦想;过‘四关’(跳蚤关、饮食关、劳动关、思想关),再糙的‘三团’(玉米团、高粱团、糠窝窝团)也吃得惯,打井、开磨坊、办沼气、修路、打坝、办铁业社……七年知青岁月,他心里装着百姓,为老百姓干实事、干好事,从梁家河走出去,开启新的长征路。”听着讲解,大家边参观边思考边讨论,追寻习总书记当年足迹,体验习近平同志的知青岁月与时代担当。
“可以想象,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生活工作环境非常艰苦。我们要向习总书记看齐,学习他那种敢于吃苦、敢于创新的精神,为集团发展戮力前行。”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方联民如是说,各位党员接过话题,谈起了自己的思考。
学习过程中,有同事传来集团项目“南益高速南洞庭大桥首节钢箱梁成功吊装”的好消息,大家欢呼雀跃,因为首节钢箱梁成功吊装,标志着南洞庭大桥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,为年底全线具备通车条件奠定了基础,是集团攻坚克难的生动体现。
延河河畔寻访足迹
在延安三山(凤凰山、宝塔山、清凉山)两川(延河、南川河)间,党员同志们先后在杨家岭、“四·八”烈士陵园及枣园或学习感悟、或悼念烈士,聆听一场深刻党课、握拳重温入党誓词,一路寻访毛泽东、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,一路感悟延安精神。
在杨家岭,海外华侨领袖陈嘉庚对比延安的洋芋、米饭与重庆花800大洋的招待餐之后指出:中国希望在延安。还有,毛泽东为朱德腾让条件好的窑洞、毛泽东种菜、朱德拾粪、南泥湾的自力更生,每进入一个个简易的窑洞,听着一个个延安革命故事,延安精神逐渐清晰涌现: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不断开拓创新。
在七大旧址,党员同志们还认真聆听了延安市委党校刘延生教授关于“历史周期率”的讲座。大家站着纹丝不动,不时的掌声表达着自己听党课的感悟和收获。当天尽管下着雨,却丝毫不影响大家学习的积极性,雨水、汗水交杂在一起,大家满怀激情,唱着革命歌曲,用心感受那段峥嵘岁月。
绵绵细雨里,在松柏青翠挺拔、纪念碑冰玉高耸的“四·八”烈士陵园,党员同志们为先烈敬献了花圈,缅怀革命先烈,聆听先烈故事,感悟中国革命胜利与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。
规矩挺前学归有感
“只能到‘红色基因’党性教育现场学习、感悟,不能到别的景点参观;不能铺张浪费;学习实践要严肃认真,学习感受不能抄袭。”出发前,集团纪委“约法三章”。
“这次党员学习活动意义深远,让我感受了当年延安艰苦的环境,通过听讲座,使我更加明白了‘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’的内涵。”“感谢党组织开展的活动,让我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洗礼”返长路上微信群里如是讨论炸开了锅。
“把党员学习教育教室搬到红色革命基地,让党员走出来,到上海、延安进行现场教学、实地感受,相比枯燥的理论教学,更有成效。延安之行,使大家锤炼党性,学习实事求是、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;用延安精神提升理想信念,进一步激发大家创新创业的活力,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把企业做大做强。”方联民对活动目的和意义的讲话掷地有声。
上海、嘉兴寻“初心”、汲取信仰力量;延安宝塔山、梁家河寻发展新动力、感悟延安精神,交水建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如是有声有色拉开序幕。
责编:毛乐
来源:交水建集团